和谐共事,合力生辉。中国共产党历经九十七载,其历程实为一段团结奋斗的佳话,是凭借着全党同仁的紧密凝聚,我们党得以接连赢得革命斗争的辉煌胜利。这一宝贵的精神品质,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生动具体的展现。其中,陈毅与粟裕这两位开国功勋,便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协作、并肩作战,共创革命胜利的楷模。
一、赣粤初遇
1927年10月,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在潮汕地区遭遇挫折,部队遂实施自愿留队或离队的政策。众多军官与士兵纷纷离去,有的悄然离去,有的另寻生路,更有甚者选择了背叛。然而,作为唯一的团级政治工作干部,陈毅时任第25师第73团指导员,毅然决然选择坚守阵地。即便头部中弹,警卫班长粟裕亦坚毅不拔,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艰难地随部队前行。为了鼓舞士气,朱德与陈毅在江西信丰城西的天心圩召集全体军人举行大会。正是在这片山坳之中,陈毅与粟裕首次正面相逢。
“回想起我认识和敬佩陈毅同志的过程,正是始于信丰、大庾的那段经历。”朱德和陈毅的讲话振奋了士气,赢得了官兵的拥护,使身处挫败的部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图为1929年陈毅照片。
经过天心圩的精心整编,部队再次点燃了希望的火焰,奋勇西征。随后,粟裕将军对此次整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自那场全体军人大会以来,朱德同志与陈毅同志真正成为了我们部队的领导核心,我们这支部队也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迈向了新的发展征程。”
抵达赣粤边境的大余地区后,部队所遭遇的困境愈发严峻。一方面,连续日夜背负重负的行军劳累,以及饥饿难耐的折磨,使得官兵们喘息不得;另一方面,部队内仍有官兵擅自离队。此外,自起义部队入城以来,违反群众纪律的事件屡见不鲜,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鉴于这一情况,朱德决定对剩余的800余人进行整编,并将部队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朱德化名王楷,出任司令一职,陈毅担任指导员,王尔琢则任参谋长,形成了以朱、陈、王三位为核心的领导团队。在此次整编中,粟裕被任命为步兵5连的政治指导员。朱德着手整顿党、团组织,成立了由陈毅担任书记的党支部,党支部将党、团员分配至各连队,从而强化了党对军队的直接领导,将党的工作渗透到基层和士兵中。此次整编使得部队凝聚力大幅提升,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1935年,浙南粟裕留影。
经过大余的整编,粟裕随朱德、陈毅一同抵达湘、粤、赣三省交界的崇义县西部上堡等地,投身于游击战争的烽火之中。在此,粟裕与战士们一同经受深刻的教育,逐渐领悟到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随后,在朱德、陈毅的带领下,粟裕继续辗转各地作战,部队逐步实现了从城市向农村、从正规战向游击战的重大战略转型。至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登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实现了胜利会师。
自1930年至1934年,在毛泽东与朱德的英明指挥下,粟裕率领部队投身于对抗国民党中央苏区五次“围剿”的激烈战斗。在首场反“围剿”战役中,他凭借出色的战功,成功生擒国民党第18师师长张辉瓒,此举令毛泽东与陈毅对其印象深刻。1934年夏初,年仅27岁的粟裕肩负重任,被任命为抗日先遣队第7军团的参谋长,带领部队从瑞金启程,向闽浙赣皖地区挺进。他们在浙南的崇山峻岭中展开了长达三年的艰苦游击战。同年10月,红军与中央机关不得不踏上长征之路,陈毅则留守中央苏区,继续领导游击战。瑞金的分别,成为了陈、粟二人首次的别离,而这别离竟长达三年之久。
二、并肩抗日 击败日军
全面抗战一经爆发,中国共产党便毅然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再次与国民党携手并肩,共同抵御外侮。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经过改编,成立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为“新四军”。新四军下设四个支队,陈毅担任第1支队的队长,粟裕则担任第2支队的副队长。
“陈毅同志将所有的精兵强将都调给了我!”
“备马!去迎接粟司令!”陈毅等人策马疾驰至东圩桥,向粟裕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即兴赋诗赞誉:“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韦岗一战的胜利,不仅提升了新四军在抗战军队中的地位,更赢得了苏南百姓的广泛认可与赞誉,为苏南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在1939年3月,于新四军军部举行的一次合影中,从左至右依次是:李一氓、袁国平、粟裕、陈毅、王集成、周恩来、邓子恢以及项英。
1939年8月,第一、第二两个支队实施合并。同年11月,在溧阳县,由原第一、第二支队领导机构融合而成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正式成立,陈毅与粟裕分别担任正副指挥官。
自武汉沦陷,国民党对日抗战的意志日益消沉,而江南的新四军则面临愈发严酷的境况。为改变这一不利局面,陈毅与粟裕坚决贯彻中央所制定的“巩固南部,东进作战,北向发展”的战略方针,并结合实际情况,确立了“联合李明扬、孤立韩德勤、抗击日寇”的明确策略。为此,陈粟二位对国民党苏鲁皖游击总指挥部正副指挥李明扬与李长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旨在确保“二李一陈”(李明扬、李长江、陈泰运)在对抗韩顽(韩德勤)的战斗中保持中立。1940年7月8日,粟裕率领江南的主力部队成功北渡长江,与陈毅在塘头实现了胜利会师。此后,依照中央的指示,陈毅将江南指挥部改设为苏北指挥部,陈毅与粟裕分别担任正副指挥的职务。自陈毅、粟裕将军队移驻苏北之后,八路军亦派出两万兵力南下与新四军汇合。
在1940年9月的黄桥战役前夕,粟裕与陈毅并肩行军于征途之上。
“泰州方向由我和朱克靖负责。”随后,陈毅派遣朱克靖、黄逸峰前往各中间势力部队掌握动向,并动员辛亥元老朱履先再次向重庆政府致电,请求蒋介石命令韩德勤部调往抗日,从而在政治上进一步取得了主动。由此,粟裕出奇制胜的决心更加坚定。陈毅坐镇指挥全局,粟裕现场指挥作战,二人密切配合,最终彻底击败了韩德勤,赢得了抗战以来全国规模最大的反摩擦战役的胜利。
在抗战烽火中,陈毅与粟裕的并肩作战之路直至1943年11月25日才画上句号。此后,陈毅同志启程前往延安,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相较之下,在浙南游击战所经历的压抑与苦楚,粟裕在与陈毅同志携手共度的六年抗战岁月里,内心充满了舒畅。正如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所言:“我曾在陈毅同志的领导下长期工作,对他充满了尊敬与敬佩,在他的领导下,我的心情总是愉悦的。”然而,这次离别,又过去了三年时光。
三、合华野,坚无不摧
“中央已经下达指示,战役指挥由你全权负责。”粟裕则谦逊地回应:“仍将如同以往,尽力做好你的助手。”
1946年,陈毅与粟裕合照。
陈毅与粟裕携手合兵,彼此优势互补,各展所长。陈毅擅长统筹全局,精通人事安排,深受众人敬服;粟裕则在军事领域造诣深厚,谋略超群。在中央“知人善用,不拘一格”的用人方针指导下,这对黄金搭档的默契配合愈发紧密,在烽火连天的解放战场上,他们接连取得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等一系列辉煌胜利。而孟良崮战役,更是陈粟二人默契配合、出奇制胜的典范,谱写了一幅最为壮丽的战争画卷。
“粟裕同志所言,即是我的意思,你们必须坚决执行。”电话那头随即恢复了平静。在华野猛烈火力攻击下,74师三万余人最终全军覆没。捷报传来,全军士气大振,指战员们纷纷赞叹粟裕用兵如神。陈毅紧握粟裕的手,感慨地说:“老伙计,你这仗打得越来越神了!”此后,陈、粟再次携手取得了沙土集战役等重大胜利,直至1947年11月,陈毅因前往晋冀鲁豫中央局联系工作而暂时分开。回顾孟良崮战役等多场战役,陈、粟精诚团结,通力合作,不断开辟战场新局面。若无陈毅的坐镇指挥、统筹全局,粟裕纵有超凡能力,亦难以施展;反之,若无粟裕的精心布局,陈毅纵有远大抱负,亦难以实现战功。因此,“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说法,实至名归。
叶飞、丁秋生、韦国清、邓子恢、陈毅、唐亮、粟裕、陈士榘以及谭震林。
1948年伊始,毛泽东提出了“江南跃进”的战略构想,当时抵达陕北的陈毅亦对此表示全力支持。然而,粟裕持有不同意见,主张暂时推迟渡江行动。进入4月,陈毅返回华东野战军与粟裕会面,在仔细聆听粟裕对暂留中原以歼灭敌人的原因进行阐述后,陈毅立刻领悟其意,并鼓励他向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及中央军委“大胆直言”。随后,中央军委邀请陈毅和粟裕前往阜平城南庄进行面议,粟裕向书记处详尽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中央军委同意暂不实施渡江南进。至5月初,陈毅因中原战事的需求离开了华东野战军。在陈毅职务变动之际,粟裕两次主动请缨,力主中央让这位老首长留任。直至中央决心既定,粟裕又请求维持陈毅的领导职务不变,以期待陈毅归来。直至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两位将领才再次重逢。
四、结亲情谊续
新中国成立之际,陈毅同志历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外交部部长等职。而粟裕同志则先后担任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并成为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尽管他们的并肩作战岁月已经远去,但彼此间的革命情谊,犹如常青的松柏,历久弥新,永不凋零。
粟裕、谭政、萧劲光。
1958年,在反“军事教条主义”的浪潮中,粟裕不幸遭受了批判,往日的辉煌逐渐被遗忘。即便是毛主席曾大力赞美的苏中“七战七捷”,也鲜有人提及,他本人更是成了许多人避之不及的对象。然而,陈毅却始终对粟裕保持着深切的关注与同情。在一次对粟裕的批斗大会上,粟裕进行了一番自我批评,陈毅紧握着这位昔日的战友之手,由衷地说:“讲得很好”,并带头鼓掌表示赞同,此举极大地减轻了粟裕的苦难,保护了他。进入“文革”时期,陈毅亦遭受了林彪、江青等人的迫害,因病逝于1972年1月6日。10日,粟裕怀着无尽的悲痛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文革”尚未落幕,粟裕更是将陈毅的小儿子陈小鲁接到自己家中,给予他保护。到了1975年,粟裕的女儿粟惠宁与陈毅的儿子陈小鲁喜结连理,自此,陈、粟两家结为姻亲。1984年2月5日,粟裕因病离世。尽管两位将领的传奇人生走到了尽头,但他们的深厚友谊并未随一代人的离去而终结,这份情谊得以在下一代中延续。
《党史博采》公众号
驰盈配资-正规股票平台-配资股票推荐-配资天眼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