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是不是也会有还不起债、发工资都成问题的那一天?我最近看到的数据和新闻真的让人心里发毛。相信不少人都感受到这几年物价飞涨,买菜、加油都得精打细算。其实在美国,中产家庭的压力也一点没比我们小,甚至更严重。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的数据直接摆出来了:2024年美国的CPI涨到了2.7%,普通美国家庭一年的额外花销足足多出了几千美元。很多人本来过得还算宽裕,现在也得算着每一分钱过日子。有美国网友吐槽:“以前还能每周买几块牛排,现在只敢买打折的鸡肉。”这还不是个别现象,多州早已爆发了抗议活动。大家都在质问政府:为啥制定这些高关税政策,结果是让老百姓通胀吃苦?
别以为关税只是让超市商品贵一点,对农民的影响更是扎心。美国农场主今年遇到的大麻烦让我想起很多国内小企业:大豆一袋袋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眼看着烂掉。美国农业部公开的数据,2024年对中国的大豆出口直接暴跌了50%以上,这可是真金白银的损失。很多农场主不得不减少种植、裁员,甚至有人干脆转行。以前靠出口中国,农产品生意红红火火,现在被关税政策一刀切断,家里仓库越堆越满、钱袋子却越来越瘦。其实美国农民也没法左右这些大政策,他们只能被动承受。
说到政策失灵,全球“去美元化”的浪潮已经不是新闻了。沙特和巴西最近都开始用人民币结算贸易,美元的“世界通用货币”地位正在被一点点蚕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到2024年,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已经跌到了57.4%,创下历史新低。更扎心的是,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被穆迪下调了,从Aaa降到Aa1。专家都说,评级一降,国际投资者信心也会打折扣,美元不再是铁打的保险箱。美国财政部甚至搞出了“全民捐款还债”通道,大家自发往政府账户“众筹还债”。网络上一片嘲讽,“这还是那个横着走的超级大国吗?”
为了填补财政的窟窿,特朗普政府玩出了收割全球的花样。除了对中国加税,还对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下狠手,直接把关税从25%拉到40%。想想看,越南、日本这些国家也都成了“收税对象”。与此同时,美国还逼着科技公司交所谓的“保护费”。比如英伟达卖芯片给中国,不光要通过重重审批,还得把15%的收入上交美国政府。仅这一项,白宫每季度就能收上近10亿美元。有些企业明算账之后觉得压力太大,不少高管开始抱怨:“政策变化太快,公司经营越来越难。”美国政府表面上是想收钱补窟窿,实际上让很多企业和盟友都不满。
最有意思的是马斯克的表态。特斯拉的老板最近在公开活动里直接说:“美国政府基本没救了。”他觉得这些官僚体系太低效,决策混乱,越搞越乱。马斯克离开了政府相关部门之后就再不愿踏进政府大门,还批评美国的贸易战只会让财政状况更糟。他吐槽,美国国债每年利息都比军费还高,税收还没用在民生、科研,就被拿去还债。这种大佬说的话,真的让人细思极恐。
这么庞大的债务下,美国不得不出奇招。最近特朗普又派了军方代表参加北京香山论坛,想要在国际安全和亚太议题上刷存在感。与此同时,财政部长贝森特亲自带队去马德里,和中方商量新一轮经贸协议。其实美国这两路人马的真实目的,更多是“被动应对”,想办法缓解国内债务压力。外交桌上的博弈越来越激烈,谈判桌下却是对自己财政崩盘的焦虑。
当然中国也没闲着,稀土出口一管制,美军的F-35战机、雷神导弹工厂都受到影响。据说美国军工用的稀土库存只够维持40天生产。中国还连续几个月抛售美债,直接拉高美债收益率,让美国企业的融资成本跟着上涨。有人说,特朗普在贸易战里其实很被动,想让各国选边站队,可现实是盟友越来越疏远,连美国产品都被欧洲报复性关税打击,农产品、摩托车销量都在下滑。
看完这些新闻和数据,真的挺唏嘘的。超级大国也会有债务压力,也会有政策不灵、民众抗议的一天。我们普通人没法改变世界,但至少能多留意经济波动,理性规划自己的钱袋子,别让全球大风波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驰盈配资-正规股票平台-配资股票推荐-配资天眼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